疫情以来网上教学经验小结(吴旷) |
张楠楠 2020-05-11 919 |
疫情以来,我们在网络上的教学已经进行了十一周了,网络教学这种形式从刚开始的不太熟悉,到慢慢掌握,再到现在略有心得,这中间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以供之后的课程借鉴,也可为复学后的线下教学结合,以期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经验一: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 得益于我们比较发达的网络设施和网络基础建设,疫情期间我们有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使用,比较知名的有超星,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学堂在线(雨课堂)等,疫情暴发后又有阿里(钉钉)、腾讯(腾讯课堂)等企业扩容了线上教学的服务。 在疫情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我是有过一定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经验的,之前使用的是雨课堂作为线上课堂的平台,相关的使用经验还算比较丰富。本学期开学伊始,我也是打算使用雨课堂直播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为主,网络MOOC补充学习。不过开学的第一堂课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多数高校开学日期集中,上课时间集中,大量的同学和老师同时使用线上教学的模式,网络状况十分拥堵,开学第一天,我一整天都没能登陆上自己的账号,开课十分钟后通过微信紧急通知班级学委及课代表改变上课形式,并将相应的教学材料发送给同学们。之后的课程形式变更为网络MOOC自学为主,以作业及网络讨论为辅,不过实行一周后对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抱怀疑态度,教师的参与度太低,对员工的学习状况了解不深,随后又调整为网络MOOC自学加钉钉视频会议答疑、讨论加网络作业的形式,据同学反映效果较好,并且学习时间相对灵活,学习节奏可以自行掌握。 图1 雨课堂班级组织 图2 钉钉班级组织 图3 中国大学MOOC课程资源 于是我的第一条经验总结为:网络平台一定选择服务承受能力强的,可灵活分时使用的平台工具。 经验二:上课前的准备 不同于线下教学,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很难切实的观察到员工的表情,眼神等学习反应,也很难直观的掌握多数同学的学习状态,所以网络教学的课前准备不能像线下教学一样,否则很可能会变成无交流无互动的一言堂,或互动效率低下,造成课堂容量不足。 线上教学因为要结合MOOC内容,我的做法是首先将MOOC的内容浏览过一遍,结合本校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内容的增删,在员工正式学习前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难点及一些对应的提问问题列出表格,将表格及补充学习材料在课前发送给员工,这样相当于给同学们一个学习的提纲,一个问题列表,让员工在网络自学的时候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同时作为教师我也会准备第二个列表,即针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些稍微深一些层次的问题,一些需要同学们深入思考才能作答的或者和实际结合的应用型问题,以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出准备。 图4 发送给同学的课前材料 经验三:课上学习效果的检查 在留下足够的网络自学时间后,利用钉钉视频会议功能进行班级范围内的讨论,提问和答疑。这部分时间是最好的掌握同学学习效果的一段时间,可以选在网络状况好的时间段,提前通知,尽量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在线。 课上学习效果的检查分为三个部分。一:引导同学就本次学习内容进行讨论。由于已经有了课前的学习提纲和问题列表,同学们可就相应的重难点问题回答或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提问,作为教师我会引导同学们之间相互解答问题,尽力做到线上的生生教学。二:根据课前准备的第二个问题列表提出相应的问题,邀请同学们回答,这一部分类似于线下课堂教学的提问环节。三:解答过问题后留出答疑时间,集中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图5 部分视频会议记录 图6 钉钉中部分疑问搜集的问卷 图7 对同学的单独答疑 根据以上三个部分中员工的讨论深度,回答问题情况及答疑中提问问题的深浅可以比较明确的掌握课上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如何。 经验四:课后的作业 经过集中讨论答疑后,已经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有一个直观的评估了,不过不排除有些同学不敢或不好意思表达想法的情况,为了避免学懂的声量大,不会的不发声造成的“幸存者偏差”使得学习效果评估出现偏差太大,在课后布置作业的必要性比线下课堂教学更有必要。 作业的形式根据课程进度有变化。在早期阶段,有大量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作业形式主要为选择判断填空这样的客观题目,这一阶段的作业主要通过雨课堂进行,同样为了更好的评估作业状态,采取的作业办法是限时完成,类似于考试。 图8 部分雨课堂作业 随着课程的深入,有需要画图,编程等主观题目时,网络提交的答案比较难以批改,尤其编程,难以检查运行结果,此时应考虑变更作业提交形式。我采取的办法是要求员工提交相应的电子文档,代码提交为文本文件的形式,这样在我的点南端可以对员工的代码进行运行验证,给出更为准确科学的判定。 图9 部分代码作业提交情况 总结 以上四点即为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经验总结,由于教龄较短,教学经验少,网络教学经验更少,我这点经验肯定是粗浅的,写下来也是为了之后的教员工涯做一次简单的汇总,勉励自己探索更优秀的教学方法。 图10 课程满意度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