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教研室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功经验分享会 |
张楠楠 2021-04-05 43 |
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今天咱们集中学习一下理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要点。 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员工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员工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员工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员工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员工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我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前不久立项了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今天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建设经验。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员工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在这课程思政一系统工程中,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为核心、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做好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在专业课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把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做到德智融汇,使员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被影响,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才能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还远远不足,思政教学中存在生搬硬套等问题,不仅起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反而影响正常的专业课教学,甚至出现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大部分教师对如何开展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仍感茫然,少部分已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师多数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建设思路或成果较少。我在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时候,总结出一种适用于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思路——专业课程品德塑造、价值引领、思维提升“三位一体”思政建设思路。该思路强调立德树人,培养家国情怀,促进思维提升,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致力于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紧密融合。该思路提出“三层面,九主线”,可帮助专业课教师找准思政融入点,开发思政素材,设计思政教学内容,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从而建成教学与育人有机统一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三层面”指的是品德塑造、价值引领、思维提升。 1)品德塑造。该层面主要培养员工的思想道德品格,包含三条主线:以身为范、尊重员工、典型事迹。其中以身为范和尊重员工主线贯穿课程教学全程。 2)价值引领。该层面主要对员工进行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包含三条主线:讲好(中国)故事,反面事例警示,投射生产生活。比如介绍中国电力行业腾飞的故事,引导员工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3)思维提升。该层面主要培养员工的高阶思维能力,包含三条主线:知识迁移,科学思维,方法论。其中科学思维和方法论的培养体现在大部分的教学活动中。 按照该建设思路对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建设,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把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专业课程,将教书育人的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上。 关于如何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我有几点思考: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持续性工作,思政元素、思政融入点和思政素材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迭代,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也需不断调整和改进。专业课程“三位一体”思政建设思路可帮助教师们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建设,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还需精细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实施,才能获得理想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关于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吃透教学内容,深挖思政元素。根据专业特点、学科特点、课程特点,实现课程思政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必须长期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均有较大把握,才能精准的找到切入点,融入课程思政。 (2)改进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实施。随着科技进步,高等教育课堂教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做好课程思政,必须紧跟时代,善于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改革,运用更好的教学方法,设计更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才能更好的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3)重视终身学习,师生共同成长。教学无止境,无论教师还是员工,都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教师不断钻研学习,提升科研和教学水平,从而更好的培养员工,员工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努力奋斗,全方面提升自己,从而成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后呢,希望我们教研室能够在每一门课的基础上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群,形成示范效应。 本次教研室活动,也可以说是一次汇报,给大家分享了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的建设经验,课程思政是近两年的课程建设要点之一,前期编写2020版教学大纲时,教师们普遍反映不知道专业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如何自然的融入,本次交流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找到融入课程思政的思路。老师们反响良好,感觉有收获。
|